探索幼儿幽默教育 促进幼儿快乐发展

江苏油田第一幼儿园 管丽春

  今年我园开设了外教,来自南非的John极具夸张的动作、“故弄玄虚”抑或“一本正经”的语言风格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海洋中,时间长了,孩子们和John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想,除了John满满的爱心外,幽默起了很大的作用,反观我们的幼儿教育,也试图为幼儿创设轻松快乐的环境,,但有些幼儿园在实施过程中似乎仍然停留在表面的热闹和活跃上,骨子里的师道尊严影子依然难以去除,《纲要》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活泼轻松的环境,将幼儿情感的发展放到了首位,这为幽默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通过观摩各地教师的教研活动,感觉幽默教育的渗透在大城市开展的比较好,他们敢于开拓,勇于实践,渐渐在幼儿园形成了一定的幽默文化,鉴于自己也致力于探索幼儿园的幽默教学及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我想通过个人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幼儿园的幽默渗透教育。

  (一)从幼儿的年龄特征谈幼儿园实施幽默教育的可行性。

  幼儿懂幽默会幽默吗?答案我们可以从幼儿的一系列的行为中找到,1-2岁幼儿已能从面部表情、身体或物体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如父母对孩子做鬼脸:突然瞪大眼睛、拉大自己的耳朵,或发出叫声,孩子会哈哈大笑;3-4岁幼儿能感知动作中的幽默,对电视、图画中有趣的动物、可笑的人物感兴趣,有时还会有意识的进行一些自认为有趣的动作,如扭动身体、跳上跳下等,喜欢幽默角色扮演,如过家家或扮卡通人物;5-6岁幼儿能感知语言中的幽默成分,能听懂幽默笑话,喜欢滑稽的押韵儿歌,有时也能制作一些幽默事件或幽默话语。如:一小朋友画一裤子,并在上画了一小洞洞,问其原因,说是解小便用,全班幼儿哈哈大笑,或许这只是幼儿认知简单导致的,但不能否定这其中含有的幽默成分。小年龄幼儿很喜欢玩”摔东西”的游戏,在一次次的“摔东西”和“捡东西”过程中,幼儿总是能体验到乐趣并感到可笑。幼儿听故事《猪八戒吃西瓜》时对于猪八戒每一次摔跤幼儿都会发笑,而且百听不厌,这说明幼儿能充分感知幽默,而且具有重复性;老师在讲故事时夸张地模仿小猪打呼噜的声音,猫的“喵喵”声音时,幼儿总爱大笑,老师用身体来表现“熊的笨拙”比用语言对孩子说效果要好很多,这说明幼儿对事物表面的幽默,如动作的滑稽、可笑,语言的生动有趣更容易感知,幼儿的幽默具有形象性,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幽默与成人的不同特点来实施幽默教育。

  (二)将“幽默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幽默能给人带来欢乐,一个幽默的人会非常受大家的欢迎,幽默可以给人带来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要善于抓住契机,充分运用幽默,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下面谈谈幽默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1、用幽默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相信幼儿教师在为幼儿讲故事和角色扮演中都会用到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因为它最适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直观、形象。如在一次节奏活动中,我改变了单纯的拍手、拍腿等动作,而加入了许多有趣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使幼儿的兴趣大大提高,孩子们一再要求再来一遍;又如在音乐活动《小兔种菜》中,孩子们唱得很慢,声音又低沉,没有精神,我故作无奈的表情说:“今天来了一群兔奶奶、兔爷爷,走都走不动了,还怎么给小菜园种菜呀!”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立刻明白要唱得轻松活泼,接下来再唱时就充满了感情。

  2、用幽默使幼儿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幼儿对直白的批评会有抵触情绪,在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中若能使用幽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显得平等、和谐,使教师的教育方法显得自然巧妙,而不是让幼儿觉得是强加于他们的。一天中午,有几个幼儿散步回来后没有去小便准备睡觉,而是几个人围在一起大声地谈论着,我走过去亲切地问:“你们在开什么会?”幼儿先是一楞,继而一阵嬉笑,去准备睡觉了。又如:有一幼儿在活动中随便说话不认真听讲,我走过去假装摸摸他的小脑袋吃惊地说:“哎哟,耳朵怎么没有啦,是不是忘在家里的枕头下面了。”孩子下意识地去摸耳朵,然后突然醒悟过来,接着便开始认真听讲了。这样,老师避免了直接的批评,而是以幽默温和的口吻使幼儿在笑声中明白老师含蓄表达的意思,愉快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及时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

  3、用幽默缓解幼儿情绪,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毅力。

  幼儿情绪控制力差,教师应善于观察,适时地运用幽默化解法,缓解紧张的气氛,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放松,不良情绪得以释放,转移幼儿对困难和痛苦的注意力,如当幼儿哭闹时,教师如能抱抱他,说:“怎么了?小宝贝,为什么哭得象小花猫一样?”这种温柔、幽默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幼儿忘记烦恼,找到快乐。一位小朋友不小心绊了一跤,摔疼了,正咧着嘴要哭呢,这时老师连忙走过来,说了一句玩笑话:“你拣到什么东西?让我也看看。”孩子的脸立刻由阴转晴,爬起来拍掉身上的灰尘笑笑就走了。又比如在远足活动中,孩子们走得很累了,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气氛变得沉闷,这时,老师适时地说上一段笑话,请小朋友们原地蹲下做汽车,假装给每个孩子加点油。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又高涨起来,大家又有说有笑地往前走了。

  4、用幽默培养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的积极乐观态度。

  教师经常地运用幽默感,能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感受到教师的宽容和机智,感受到生活中的情趣,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他们觉得不管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或困难,在老师的几句打趣下,便迎刃而解,从而对事物充满信心,而且慢慢地会以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且努力寻找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如在一次小小运动会上,孩子们没能如愿拿到想要的奖品,有的孩子有些不乐意,为了能使幼儿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失败,我对他们说:“大力水手们,今天我们饭没吃饱,油没加足,回家后我们再多练习,下一次,我们多吃点‘菠菜’再来。”如果只是责怪孩子,或者回避失败,就会给孩子一种悲观和消极的暗示,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孩子们正确看待失败,同时又对未来充满信心。

  5、用幽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幽默作为智慧的产物,是通过启发人们的发散思维完成的,发散思维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的。对幼儿来说,经常和“幽默”接触,就会一次次的刺激幼儿的“幽默神经”,一次次强化幼儿自身的想象力,如脑筋急转弯、笑话等,它们极富趣味性,具有非常态思维的游戏特点,能拓宽幼儿的思维模式,使幼儿好奇好问,思维活跃,同时应变能力、创造力也日益提高。

  (三)幼儿幽默感的培养

  1、教师幽默感的言传身教。

  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办法,教师要用自身幽默来影响幼儿,有一次我班一幼儿下棋,只顾走前面的棋子却对后面的棋子视而不见,这时我不直接提醒却幽默地说:“怎么?你还要留下棋子在家看家吗?” 这个幼儿恍然大悟,随即也幽默地说:“呀!我家里还有个孩子没出来呢”;户外活动中一幼儿疯玩,身上都被汗湿透了,我看见后故作吃惊地说:“你刚游泳回来吗?”幼儿愣了一下,立刻会心一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然后再给他讲要随时擦汗,不要疯玩,累了就休息一下,孩子很理解的就接受了。这体现了幽默的亲和性。幼儿教师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说话方式,适当的运用一些幽默技法,如衬跌法、顿跌法和一贯法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另外,滑稽的音乐教学也能很好的训练幼儿的幽默感,如歌曲中的休止符、跳音、滑音等都具有很强的兴奋效果。

  2、开设幽默区,让幼儿学习幽默,感受愉悦。

  幼儿园还可以专门开设幽默区,可以在幽默区准备名人的、教师的、幼儿自己的漫画,尤其是幼儿自己的幽默漫画,还可以准备一些幽默小画册,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对一个孩子来说,他编的小幽默一旦在伙伴中传开,他就会为得到认同而感到满足和愉悦。也可准备小道具让幼儿表演小幽默,尤其哈哈镜这个道具不能少,它对幼儿幽默感的诱发很重要,是幼儿喜爱的玩具。另外也可让幼儿欣赏国内外一些经典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等。

  3、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培养

  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可随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饭前饭后,请一个小朋友说谜语讲笑话;针对某件事或某个情节让每个幼儿编一句有趣的话;抓住某个小朋友幽默风趣的话进行即时点评等。此外,在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发生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用幽默的方法自主解决困难;指导幼儿用幽默的方法向同伴提出批评或建议;用幽默的方法向同伴提出分享的愿望等等。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这些势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一个幽默的人会具有良好的解压能力,他们自信、乐观,容易融入社会,受人欢迎,因此幼儿阶段对幼儿实施幽默渗透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符合《纲要》新理念。这些年我通过对幽默的探索和实践也证明幽默对幼儿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孩子们从能听懂看懂幽默、理解幽默,渐渐还能创造简单的幽默,幽默的环境使幼儿放松,从而敢说爱说,他们情绪乐观,积极向上、自信满满,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中,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幽默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幽默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我们幼儿教师所要努力探索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