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的第一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促进我省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同幼儿园管理专业委员会及有关高校、研究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究,面向全省幼儿园及幼儿家长开展系列家庭教育微课堂活动。

  本次活动从5月14日开始,连续一周共推出七场家庭教育微课堂,内容涵盖幼儿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养育焦虑、兴趣培养、人际交往、家园共育等问题,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建议。共有近2.6万名幼儿教师及家长收看并参与了本次活动,普遍反应良好,收看次数接近13.8万次。

  徐州幼专幼教研究所所长、省学前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主任李飞教授作了“如何缓解养育焦虑”的报告,他认为家长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因承受教育压力、孩子成长、面临不易解决的养育问题和对养育结果的不确定性时会产生养育焦虑的情绪,其成因既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也有情境因素。他建议家长应学会改变自己,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孩子合理期望;尊重规律,着眼孩子的长远发展。

  长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张妮妮博士作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的报告,重点指出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其次,家长要多陪伴和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和优势;第三,创造支持的环境,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能够尽可能提供更自由的探索环境和更富的物质材料;最后,要对孩子的兴趣建立正向反馈机制。

  上海市长宁教育学院张萌博士作了“如何引导孩子人际交往”的报告,她认为家长指导孩子人际交往要先观察,发现孩子与小朋友相处时的问题和原因;有陪伴,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经历挫折或成功;有引导,帮助孩子积极地思考解决办法;重体验,带着孩子体验恰当的相处策略和方法;强后盾,对于孩子的正确做法要给予尊重和支持;重反思,帮助孩子理性思考并及时强化。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时松博士作了“幼儿园管理视角下的家园共育”的报告,他指出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使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需要遵循平等性、尊重性、经常性、个别性、预见性、制度化、全面性、专业性等原则。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副处长杨梦萍博士作了“孩子黏人怎么办”的报告,她认为孩子黏人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少父母幸福的烦恼。应对孩子的黏人,在夯实情感基础方面,应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时回应;养成好习惯,让孩子有确定感;鼓励探索,保护孩子独立性。在积累经验方面,应培养兴趣,让孩子学会和自己玩;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和别人玩。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曲作了“高质量的陪伴最优质的教育”的报告,她强调高质量的陪伴是家长全身心地投入与参与的陪伴,是能够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陪伴,是让亲子都很快乐和享受的陪伴。为了达到高质量陪伴效果,家长要愿意真正花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丰富亲子活动;指向核心素养,做到育儿有方,以此让陪伴真正变成儿童成长中最优质的教育。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秀敏作了“父母辈与祖辈教养冲突如何破”的报告,她指出当父母辈教育孩子的观念和祖辈发生冲突时,首先,在沟通态度上,尊重老人,明确分工,尽量多赞美,少指责;其次,面对育儿冲突,在沟通的方法上要做到有问题“私聊”,用事实说话,找科学依据,走“曲线救国”,要把握时机,需老幼兼顾等。

  本次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紧扣幼儿家庭教育这一议题,既有理念引领、价值反思,又有实践研究、支持建议,引起了我省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高度共鸣,反响热烈,对提升我省幼儿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